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一言既出驷马难追

《论语》〔先秦〕

  棘子成曰:“君子质而已矣,何以文为?”子贡曰:“惜乎,夫子之说君子也!驷不及舌。文犹质也,质犹文也。虎豹之鞟,犹犬羊之鞟。”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棘子成说:“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,为什么要有文采呢?”子贡说:“真遗憾,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。一句话说出口,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。本质就像文采,文采就像本质,都是同等重要的。去掉了毛的虎、豹皮,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、羊皮一样。”

注释
棘子成:卫国大夫。
何以:为什么。
驷: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;或套着四匹马的车。
鞟:去毛的兽皮,皮革。

简析

  这段内容围绕君子品质与文采的关系展开对话。棘子成认为君子只需有好品质,无需文采;子贡则反驳指出,君子本质与文采同等重要,二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,并以去掉毛的虎豹皮和犬羊皮作类比,强调文采对本质体现的重要性 。告诉人们人的内在本质:如品德、修养等固然重要,但外在表现如言行举止、礼仪文采等同样不可忽视。良好的外在表现能够更好地展现内在本质。就像虎豹皮因有花纹而区别于犬羊皮,人通过适当的文采修饰,能让内在的优秀品质更鲜明地展现出来,获得他人认可与尊重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季氏将伐颛臾

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〔先秦〕

  季氏将伐颛臾。冉有、季路见于孔子曰:“季氏将有事于颛臾。”

  孔子曰:“求!无乃尔是过与?夫颛臾,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,且在邦域之中矣,是社稷之臣也。何以伐为?”

  冉有曰:“夫子欲之,吾二臣者皆不欲也。”

  孔子曰:“求!周任有言曰:‘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’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,则将焉用彼相矣?且尔言过矣。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”

  冉有曰:“今夫颛臾,固而近于费。今不取,后世必为子孙忧。”

  孔子曰:“求!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。丘也闻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盖均无贫,和无寡,安无倾。夫如是,故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今由与求也,相夫子,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;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;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

孟子及其弟子〔先秦〕

  舜发于畎亩之中,傅说举于版筑之间,胶鬲举于鱼盐之中,管夷吾举于士,孙叔敖举于海,百里奚举于市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(是人 一作:斯人)

  人恒过,然后能改;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;征于色,发于声,而后喻。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古人谈读书(一)

孔子及其弟子〔先秦〕

  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
  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
  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

  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

  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

  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。无益,不如学也。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